投资策略本土化见效?外资私募业绩缘何逆势走高



面对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跌,桥水中国旗下一只全天候增强型私募产品仍在前8个月取得11.2%的绝对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桥水中国这只私募基金能取得如此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重仓黄金ETF。
桥水中国发布的中报显示,桥水中国对博时、易方达、华安旗下黄金ETF合计持有市值达到8.84亿元。随着三季度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带动黄金ETF净值回报率接近7%,桥水中国旗下私募基金的收益可能进一步水涨船高。
桥水中国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并非个案。
记者获悉,另一家外资私募——锐联景淳旗下的一只基于ESG策略的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也取得较高的超额回报。
锐联景淳创始人许仲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主要得益于ESG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多资本的青睐,在市场波动下跌时,越来越多资金将ESG资产视为避险工具,反之在市场上涨时,更多资金看好ESG资产的估值回升幅度。
“但是,相比欧美市场聚焦那些ESG表现最好的上市公司,我们在中国更愿关注那些ESG能力提升最快,且能给业绩带来更好回报的上市公司。”他告诉记者。这背后,是中外国情不同,需要投资机构对中国ESG投资策略进行本土化调整。
许仲翔向记者透露,中国的ESG内涵也与欧美市场有着明显差异——相比欧美国家更关注不同肤色人群的平等,中国更关注碳减排与扶贫等话题,因此,外资私募在制定ESG投资策略时,更需要“入乡随俗”。
在多位私募基金经理看来,今年以来外资私募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欧美市场拥有数十年投资经验,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引入针对性的投资策略,令他们能更快适应当前A股市场环境并取得良好业绩。
“比如只要通胀高企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级,桥水基金就会重仓黄金ETF,但国内私募基金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不够敏锐,容易错失一些特定投资机会。”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向记者指出。他还注意到,当前不少外资私募基金并未将最新的多因子投资策略引入A股市场,而是通过一些相对“陈旧”的投资策略获取不菲回报。


业绩走强“探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桥水中国依然能取得不菲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重仓黄金ETF策略。
桥水中国发布的中报显示,桥水中国旗下一款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号持有博时、易方达、华安黄金ETF的持仓比例达到10.5%;另一款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1号的黄金ETF持仓比例为1.2%。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在今年前8个月创造11.2%绝对收益的,就是全天候增强型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号。因为今年黄金价格迭创历史新高,加之其黄金ETF持仓比例超过10%,有效对冲了A股下跌的冲击。”一位境内私募基金人士向记者分析说。
桥水中国相关负责人不久前表示,黄金具备战略性资产配置作用。
“我们希望不同经济环境下都能有表现较好的资产,让收益更稳健。通常情况下,大家会配置股票和债券。但这两类资产在通胀低于预期环境里表现相对较好,一旦通胀高于预期,国内外投资者都很难应对。而黄金和商品恰恰是通胀高于其环境里表现较为突出的资产,可以保护我们的收益。”他分析说。
一位熟悉桥水基金投资风格的知情人士向记者指出,今年二季度受黄金价格冲高回落影响,桥水全球基金一度减持SPDR黄金ETF(GLD.US)与黄金信托ETF(IAU.US),但却维持桥水中国私募基金的黄金ETF仓位。这背后,是桥水中国的投资策略日益本土化,因为桥水中国团队关注人民币汇率下跌,令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境内黄金ETF净值回报率不断增强。
在他看来,桥水中国的良好业绩,表明外资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已开始在中国迎来收获季。
许仲翔向记者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实践,他也感受到经历本土化调整的ESG策略在提振私募产品业绩方面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
“目前,我们会先根据中国国情设定ESG投资评估体系与ESG产品标准,包括因地制宜地制定环保、社会价值、公司治理领域各个细分评估参数的不同权重,以此更好地反映上市公司在积极落实ESG措施同时又能助力业绩增长。在实际投资环节,我们每个月会根据A股投资组合里各家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这些股票。”他告诉记者。此举既能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又能获取相对稳健可观的超额回报。
许仲翔透露,目前锐联景淳正着手加大投研团队,挖掘更多高质量投资因子,进一步提升基于ESG的选股投资模型有效性与准确性。
记者获悉,得益于业绩表现良好,今年以来多家外资私募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比如桥水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对于拓展中国市场,我们仍然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只要我们不断强化投研能力与因子挖掘能力,构建更完善的A股投资逻辑框架,CTA、ESG、成长股、大盘股、多策略等不同股票类私募产品都会陆续面世。”许仲翔向记者表示。

投资因子的本土化挖掘“征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外资私募基金取得良好业绩表现,也引发市场热议。
前述国内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向记者指出,当前不少外资私募基金并未将最新的多因子投资策略引入A股市场,而是通过一些相对“陈旧”的投资策略获取不菲回报。
“毕竟,他们在海外市场已有数十年投资经验,对当前A股市场环境拥有丰富的应对策略。即便他们采取相对陈旧的投资策略进行降维打击,也能实现不错的回报。”他感慨说。
许仲翔认为,投资模型的使用,其实没有“新旧之分”,而是要做到“因时制宜”。
“在华尔街,投资机构的新旧投资策略一直在反复切换,力争投资策略能更好地适应股市环境变化。”他指出。此外,外资私募机构没有完全照搬以往的投资策略,一直致力于根据中国A股市场特点进行本土化调整,包括挖掘更多本土化的高价值投资因子。
在许仲翔看来,这需要相当长期的投研方面投入,且随着中国本土投资机构的投研建模能力不断增强,有些因子的投资效率也可能较快减弱,需要外资私募机构对现有投资因子不断迭代升级——以基本面量化策略因子为例,所有投资机构都希望能找到既能创造相对低的交易频率、又能全面反映产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还能创造较好投资业绩回报的高价值因子,作为持续提升自身投资策略回报预期的重要支撑。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随着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纷纷引入基本面量化投资策略,挖掘这些高价值因子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如何将新因子与现有投资策略进行深度融合并创造良好的回报,挑战也不小。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外资私募基金也早已不再简单地照搬海外投资模型,而是以此为基础,研发更具本土化特征的投资策略。但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不少投资模型的改良,要么出现水土不服状况,要么对A股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
前述桥水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经济走势未必与资产走势“同步”,比如经济增速较弱,未必等于所有风险资产表现不好。如果经济低于预期增长,对股票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对债券投资反而是很好的支撑。如果能建立相对平衡的风险资产组合,让每类资产都能发挥作用,令产品运行比较稳,也会产生有较高吸引力的收